1. <menuitem id="eihdw"><acronym id="eihdw"></acronym></menuitem>

      <tr id="eihdw"><nobr id="eihdw"><delect id="eihdw"></delect></nobr></tr><code id="eihdw"></code>
      1. <sup id="eihdw"></sup>

        1. 首页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时间:2023-01-13 13:01:19字体大小:A-A+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小数》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具体来说在例7中让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在例8中讲解对于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应如何做。在例9中讲解取近似数的方法。本节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虽然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是确实又是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小数乘法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将小数乘以10或100变为整数,再利用整数的乘法得到积,再通过积的变化规律除以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这里我采用书中小明房间大小的问题,对于情景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于更贴近学生生活,如教师家中装修需要测量面积,或学校规划新的活动室等等。尤其是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问题解决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很轻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不着急让学生立刻开始计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因为学生之前在试商法等地有过大量的估算经验只要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自己解决,因为有着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个数或估算两个数等方法,在学生尝试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师进行呈现。

            接下来要让学生进行具体运算,这里出现小数乘法中最容易出现的小数点的问题,故而教材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先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数位变化再写出正确的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

            对于这个计算来讲应该又教师提出化为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一起计算,计算完互相对比下结果是否一致,问题在于哪里。这样的预设好处就在于能够顺势引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这里可以采用让学生板演的方式进一步讲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别乘以10,所以在积要除以100这样的方式,放在板书上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书中小数乘小数的例题。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解决生活中或者与父母去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乘法。

          2、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DDD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 “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以练习为主;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扩大( )倍是24;72缩小( )倍是7.2;

            5.24扩大( )倍是524;702缩小( )倍是0.702;

            0.056扩大( )倍是56;5320缩小( )倍是5.32;

            2、下面各数,把小数点去掉,各扩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4 58 6340 5000 3090

            4、说出15×5,208×15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竖式计算。

            (二)、新授

            1、提示课题

            今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小数乘法(板书)

            2、出示复习题,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1)算出积填在空格里

            (2)观察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关系

            从左到右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有没有变化?分别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积起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右到左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又起了什么变化?积又起了什么变化?

            从而引发学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学例1

            花布每米1.50元,求买5米要用多少元?该怎样列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列式

            用加法计算:1.5+1.5+1.5+1.5+1.5+1.5

            提问:这几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吗?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1.5×5

            提问:1.5×5表示意思?(5个1.5)也可以表示什么?(1.5的5倍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提问:小数乘法中含有小数位,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

            ②指导学生看书,讲解解题思路

            1.5扩大10倍 > 15

            × 5 ×5

            7.5缩小10倍 > 75

            1.5里有一位小数,先把1.5扩大10倍变成15,把15乘以5得75,求得的积比原来要求的积扩大了10倍,根据是前面所复习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原来的积不变,必须把75缩小10倍,即把积里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样乘得的积就应有一位小数。

            ③共同小结:

            为什么要把1.5扩大10倍?(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使原来的积不变)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步骤怎样?(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点上小数点)

            指出:实际计算时,不必写出思维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边说边填

            2.5> ( ) 5.8 > ( )

            × 7 × 7 × 3 ×3

            ( ) < ( ) ( ) < ( )

            2、直接说出积是多少

            3.2 5、4 8.56、7 5.2、 1.2

            × 2 × 6 × 3 × 8 × 9 × 5

            得出:一位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也整数乘法相同,只是乘得的积是一位小数。

            3、试算“做一做”

            提问:你会做吗?

            学生计算后继续提问:你是怎样算的?第一个乘数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第一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总结出计算方法: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第一个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通过类比、比较掌握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

            2、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的精神。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以下三组算式

            7×12=12×□

            (7×25)×4=7×(25×□)

            24×5+□×5=(□+36)×5

            (1)、快速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2)、归纳三个定律

            2、出示以下三组算式比较大小

            0.7×1.2○1.2×0.7

            (0.7×2.5)×0.4○0.7×(2.5×0.4)

            2.4×0.5+3.6×5○(2.4+3.6)×0.5

            (1)、你怎么判断的?

            (2)、说明整数乘法的定律同样适应于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填数、比较大小,让学生较轻松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并对乘法的运算定律做一个复习巩固,为后面的新授做一个铺垫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超市购物

            问题:(1)、你们平时都到什么地方购物啊?

            (2)、出示购物电脑小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有什么用?

            (3)、有几份电脑小票上的总价不清楚了,希望你们帮我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单的方法算出来。

            (设计两种电脑小票)

            序号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

            1苹果12.5元/千克3.2千克

            12.5×3.212.5×3.2

            =12.5×(8×0.4)=12.5×(0.8×4)

            =12.5×8×0.4=12.5×0.8×4

            =100×0.4=10×4

            =40=40

            拆数:

            序号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

            1花生4.6元/千克8.71千克

            2瓜子5.4元/千克8.71千克

            4.6×8.71+5.4×8.71

            =(4.6+5.4)×8.71

            =10×8.71

            =87.1

            2、请你利用最快速、最简单的的方法帮老师把电脑小票中的总价填写完整。(要求:列式并把计算过程写清楚)

            3、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指名板演。

            4、反馈、置疑

            5、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较愉悦主动地开始学习新知。并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与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巩固练习

            1、应用定律填空

            7.5×1.6=1.6○□

            1.25×0.7×0.8=(□○□)×□

            2.5×0.7+0.3×2.5=(□○□)×□

            50×(2-0.2)=□×□○□×□

            2、判断改错

            (2.5+0.25)×0.4(50×12.5)×0.8

            =2.5×0.4+0.25 =50×0.8+12.5×0.8

            =1+0.25 =40+10

            =1.25 =50

            3、拓展题

            (三星题)

            0.25×4.78×4

            7.6×5.3+7.6×3.7

            (四星题)

            0.25×0.32×0.125

            78.6×99+78.6

            (五星题)

            1.4×0.99

            21×4.3+57×2.1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设计习题,力求全面反馈练习,同时也使练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能适应全体学生

            教后反思:

          5、小学五年级数学《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第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积中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如何用“0”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说说怎样想的?

            2、指名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把下面各数缩小1000倍

            12.5256103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0.056×0.15

            (1)启发提问:①怎样列竖式?要不要小数点对齐?为什么?

            ②怎样把0.056×0.15转化成整数乘法?

            ③按整数乘法乘出来的积,比原题的结果扩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来的积,该怎么办?

            ⑤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小结强调:计算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要在小数的前面补零。

            注意: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3)验算:交换因数位置后让学生说说0.056×0.15、

            0.15×0.056各求的是什么?然后进行检验。

            (4)练一练

            1.3×0.050.025×1.8

            2、教学例4

            (1)指名读题

            (2)列出算式:这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说说18.5×2.4表示什么意义?

            (4)指出:以前表示两个数的位数关系的都是整数,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就象这里,18.5的.2.4倍就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来是多少?

            求18.5的2倍用乘法,求18.5的十分之四用乘法,因而求

            18.5的2.4倍也用乘法。

            (5)算出得数(学生自练后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3、观察例3,例4,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小组讨论并填表:当积小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与1比较是怎样的关系)

            当积大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这种规律?

            (2)做一做

            先判断一下,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P5第10题小组形式,小组长报题,组员抢答

            汇报情况,共同纠正易错题,择题说说口算步骤

            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0.2812.2

            ×0.5×0.5

            ───────────

            0.014061.0

            3、P5第12题做在书上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每道题对错的理由

            4、P5第13题自练后评讲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碰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反过来呢?

            五、布置作业

            P5第11题

            六、板书

            一个数乘以小数

            例3注意点

            计算过程表格

            例4

            计算过程

          6、小学四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6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4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0.48=()×()

            =()×()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这篇文章共30332字。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等奖说课稿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

          《数学乐园的小学一等奖说课稿》:1、数学乐园的小学一等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

          一极A片免费播放
            1. <menuitem id="eihdw"><acronym id="eihdw"></acronym></menuitem>

              <tr id="eihdw"><nobr id="eihdw"><delect id="eihdw"></delect></nobr></tr><code id="eihdw"></code>
              1. <sup id="eihdw"></sup>